2015年10月23日

情歌还是中文的好

远离他乡,疏远了的不只是咱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那种进一家店里,“诶?这首歌我好像听过”的感觉。真的有一阵子没有听中文歌了。

人,对一个人的影响有时真的是"理不尽",道不清。也许你记不得一个人对你的千叮万嘱,却会记得一个不经意的转发而带来的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打个比方,我的同事有一个法国人。我不知道法国人是否都是这样,反正他是很喜欢说话,话唠,吃饭时总是听他絮絮叨叨的说起公司里的各种八卦。他在公司2-3年,我记不得任何一次午饭时他说过什么,但却记得他在群里转发过一个TED Talk的链接,里面讲的是人们在公厕里总是用掉2-3张纸来擦手,演讲的人介绍了一个小技巧,洗手后甩12次,然后把擦手的纸折叠2次也就是原来的四分之一的大小后再擦手。当然里面有一些具体的技术性讲究,但试验了以后真的很有效,真的一张纸就足够。从那以后我就”不自愿“的保持了这个习惯,1、2、3...12,折,折,擦。如今当我想起那个法国老外时,第一个记忆就是他“变相”的传授了我如何省纸。

有些跑题了。

知道《我是歌手》这个节目是因为被推荐了古巨基的《匆匆那年》。在那个,在我经历情感波折的时期,无缘由的就一期一期的跟着看。先是看完了《我是歌手》第三季,然后回头去看完了第二季。

大学毕业后就没怎么读过中文情感类的东西。可能这是多年来对我的一次文字冲击,深刻体会到了中文的博大精深。在诗歌、歌词这种不但对字数要求苛刻同时还必须有韵律、结构、故事、重复、升华的范畴里感觉中文绝对是天下无敌。也不知是因为歌词写的好,写的对口,还是因为你正经历着同样的感情风波,总有那么几首动人的歌仿佛就是写给你的,唱给你的。只可惜,这次歌词里的“我”不是我,因为这次我是伤了人的那个人,于是歌词里的”你“才是我。


邓紫棋的《你把我灌醉》,在七里ヶ浜的海边静静的听了很久。


很喜欢A-Lin的中低音,刚柔并济,只有受过伤的人才能呐喊出那种味道吧。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原唱本是张学友。不知道为什么印象里的张学友总是笑嘻嘻的,然后我学生时代周围所有喜欢唱他的歌的人都是比较能装好嘚瑟的。。所以一直对他的歌不怎么感冒,更不记得原唱是什么味道。可是A-Lin的这首实在是太疼,听着心疼,当自己的M本性泛滥只想折磨自己的时候我会放出这首歌来,反反复复。

另一首印象深刻的是《给我一个理由忘记》,举手投足,让人不禁去问,情到底是何物,是什么理由使得人们彼此伤害与被伤害。


老罗以前说过,还好还有好书读,大概是这个意思。同样,这次,于我则是,感谢还有好歌听。记得小学的时候刚开始学习古诗歌的时候纳闷,放着好好的话不说为什么要拐弯抹角的说些这么费解的东西。好多心事,是没法直白的说出来的,于是人们只能把那种情感”加密“后寄托于某种只有有故事人的人才能听懂的事物上,而中文的内涵赋予了诗词无穷的可能性,千古至今。

第一次,好想自己也有个好嗓子,可以用歌来唱出心里的话。

对所有爱过我的人说声谢谢。
对所有我伤害过的人说声对不起。

Share on Twitter Share the post
Qihuan Piao

风七

笔名兼游戏内常用名"风七",标准宅男,长居东京。喜好有常、不善言谈,但在这个博客小窝里却是尽其能的大肆抒发阴晴圆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

还有用英语日语写东西,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