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03日

母语情感的飘离错位

a man on a boat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就要离开就职六年半的公司了。正好也已经工作了10年多了,趁这个机会给自己放个长假,休整休整,备战下一季。

本来还是想按照套路写点影评,不过想想难得的机会,自己跑到深山老林里过了几天隐居的日子以后,触景生情,今天就写点不着边的话。


当时开这个博客主要是为了积攒点写程序的心得,后来逐渐转型成日语、英语的写作,最后顺带着也终于开了中文。可是长久以来一直不知道什么“适合”用中文来写。

平时上班英语,下班日语,人生的每个角落里似乎已经被“外语”所占领。有的时候自己甩出一句脏话竟然都不是中文了,搞得我心情很是复杂。不知何时开始,即便是用中文写日记也会夹带着各种英文(而且还不是专业术语)。以前小的时候看港台的电视剧,觉得那种中英参杂的感觉怪怪的,什么“李sir”啊之类的,洋味十足。没想到不知觉间自己也染上了。

比如像是这样子:

“职场上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英语的context下,当我联想起那些故事以及牵连的emotion,那段旁白就自然也是用英语在脑海里回放,落笔后发现通篇英文。”

上文的“context”和“emotion”,也许可以用“环境”、“脉络”以及“情绪”或“情感”来代替,但第一候补(这个词其实也是来自日语),第一反应蹦出来的却是英文。

不是我想炫耀什么,环境真的对很多东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的置身海外,外语提高了自然是件好事,可是相反的,有时觉得自己飘离母语越来越远了。写着写着经常纳闷,“诶?是这么说来着吗?”


我有一个马来西亚的华人朋友,他有分享过他的故事给我。在他的老家滨城,参杂着华语、马来语、英语、印度语等等。从小他从父母那学了中文(普通话),一点点他妈妈的广东话和爸爸的客家话,在学校学习马来语(官方语言)和英语和中文。小学用中文学了数理化,中学后要用马来语接着学,大学后是接力用英语学。这样看似没什么不好,可他却有着一个烦恼:自己的“绝对母语”究竟是什么?这五种语言混在一起,导致他联想一个句子的时候会自然的从另一个语言里借来一些词。在他离开老家后,要付出很大努力来“净化”、“纯化”一些语言,舍弃一些语言。

相比他的“无绝对母语论”的身世,我好歹算是好过一点。即便我是出身朝鲜族,到高中为止一直上的朝鲜族学校,至少感情上我一直认为中文是我的母语,虽然那个时候学校“正式”教授汉语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甚至不知道这个中文课在普通的汉族学校里叫什么?也叫“汉语”吗?还是“国语”?)


所以这个博客里我坚持用中文写一些影评的一个原因也是为了维系我与母语的微弱的纽带。飞机上选择看中文烂片,(明知是烂片还要看),除了怀旧,也是为了补给一些老家的声音。偶尔在东京的大街上听到一句熟悉又亲切的东北话,都要回头施以温暖的目光(当然不会让对方察觉到),老乡见老乡,我自己心里泪汪汪。

到了这个岁数,又是身在海外,能遇到一个能敞开心怀的人的几率本来就小,更别提是用自己母语的了。即便英语日语讲的再怎么好,我也不觉得我能让对方理解什么是“江湖”,怎样解释“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怎样解释“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潇洒?更不用提那些点穴、降龙十八掌、乾坤大挪移和情花毒的奥妙了。能文绉绉的翻译孙燕姿的“爱情证书”和“天黑黑”的歌词,但又怎样才能传述封印在一行行里的情怀呢?

这就是一个海外游子的母语情感的飘离错位吧。

Share on Twitter Share the post
Qihuan Piao

风七

笔名兼游戏内常用名"风七",标准宅男,长居东京。喜好有常、不善言谈,但在这个博客小窝里却是尽其能的大肆抒发阴晴圆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

还有用英语日语写东西,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